藝考不該是升學的“終南捷徑”

2019-2-15 10:41  |  作者:沈彤  |  來源:人民網

  2019年藝考大幕開啟,不少藝術類院校報考人數再創新高。而就在不久前,教育主管部門下發通知,明確要求藝考生文化課最低門檻要達到二本線的70%,似乎給日益火爆的藝考注入一針“清醒劑”。
  
  藝術聯考的初衷,是選拔具有藝術天賦的學子,讓他們在藝術類高校繼續深造。隨著藝考的持續火爆,招生中出現了許多怪現狀。而較低的文化課分數線,讓藝術聯考成了個別課業成績不佳的學生進入高等院校的一條“終南捷徑”。
  
  這無疑背離了藝考的初衷。事實上,如今藝考的火爆,并非是藝術教育、全民藝術素質和審美出現了重大進步,而還是社會學歷崇拜現象的折射。快餐化、模式化的教育培養出的藝考生,很難說對藝術有什么深入的理解。
  
  而另一方面,文化課業成績偏低,反饋出一些考生文學素養、學習能力偏低的問題,這也制約了考生的進一步發展。某年藝術聯考的校考中,要求考生用畫畫的方式展現一首唐詩的意境。令校方始料未及的是,許多考生連這首詩都看不懂。有的沒有領會詩中意境,有的畫錯了主題,更有習慣在培訓班中畫彩色石膏像的考生,干脆亂畫一通。試題還要求考生,將詩歌以題跋的形式附于畫上,竟然有考生表示不會寫毛筆字,讓評分教師哭笑不得。
  
  長期以來,國內高校美術專業招生大多沿襲著西方的模式,將素描、速寫、色彩作為必考科目,甚至國畫專業也是如此。我國傳統繪畫向來注重作者的文化修養。民國畫家溥儒在課堂上講授中國畫時就曾說:“技法且不論,把經史子集讀熟,自然會畫。”事實上,畫面背后的文化精髓,才是為往圣繼絕學的關鍵所在。
  
  當然,藝術聯考形式多種多樣,除了繪畫還包括導演、表演、影視編導、舞蹈、聲樂等科目。對于專業性強、訓練強度大的科目,文化課加碼無疑增加了考生的負擔;而對于影視編導等科目,目前文化課的難度顯然又不足以充分展示考生的才華。因此在具體考核標準、選拔方向上,教育主管部門還應該根據每一門科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方案。
  
  顯而易見的是,提升文化課門檻是教育部門為藝考未來發展方向定下的基調。這次藝考增加文化課門檻,無疑發出了一種堅定而強烈的信號。讓考生不要忽略傳統文化的積累,提升個人文化素質、藝術素質及學習能力,讓藝術聯考回歸選拔藝術人才、強化藝術教育的初衷,擺脫“終南捷徑”這個雅號。
注:本網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的觀點。凡本網轉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文件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
0

掃一掃上 海文藝網

掃一掃 上海文藝網微信

上海文藝網客戶端
上海文藝網手機
文藝電臺客戶端下載
責任編輯:沈彤
電話:021-61318509
郵箱:bjb@shwyw.com
廣告投放聯系方式:021-61318509 郵編:201602 上海文藝網總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藝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嚴禁一切有損本網站合法利益的行為, 所有用稿為公益交流。請嚴格遵守互聯網絡法制和法規、轉載稿件如有異議立即刪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樂都路358號云間大廈15樓1503室 版權所有 滬ICP備13019820號-1 滬ICP備13019820號-5 工商電子營業執照 20160406145114127 滬公網安備 310117020054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