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在陽光下”房山區殘疾人原創歌曲大賽于11月6日在竇店民族文化宮隆重舉行。
本次歌曲大賽由房山區委宣傳部、區殘聯、區總工會、區文化和旅游局、區融媒體中心、區文聯主辦;國際合唱藝術研究會、房山區竇店鎮人民政府、區音樂舞蹈家協會、區攝影家協會、海逸合唱團協辦;北京盛信三寶文化傳媒承辦。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理事、房山區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陳光擔任總策劃,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青年詞曲作家于娜擔任導演。房山區殘聯宣文科負責人王心泉和房山電視臺《房山新聞》主持人王琳方主持歌曲大賽。
出席歌曲大賽的領導和嘉賓有: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二級巡視員郭治斌,房山區殘聯理事長趙東升,房山區融媒體中心主任路建華,房山區文聯主席史長義,房山區婦聯主席王紅英,房山區總工會副主席隗合紅,房山區第九紀檢監察組組長許廣寶,房山區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第五巡回指導組副組長范貴生,北京市殘疾人寫作學會副會長劉維嘉,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吳祖光之女、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霜,男中音歌唱家、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朱振山,男中音歌唱家、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童軍,男中音歌唱家、北京民族大學教授黑力,國際合唱研究會會長海燕,北京音樂臺節目管理部主任趙爽等。
來到大賽現場的還有區殘聯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全體干部;各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房山區殘疾人專門協會主席;房山區殘聯文聯、社會愛心企業、部分溫馨家園及職康站的負責同志等。
容納1100多人的竇店民族文化宮座無虛席。
本次比賽的參賽隊來自北京市房山區的23個街道、鄉鎮,共600多名殘疾人及殘疾人工作者參加比賽,演唱形式包括大合唱、小合唱、獨唱、歌伴舞等等。這些歌曲大部分是趙東升、于娜等作詞,陳光、于娜等譜曲的原創作品。
歌曲大賽歷時100分鐘,主題鮮明,氣氛熱烈,安排緊湊,銜接有序,會場秩序井然。參賽者各個喜氣洋洋,如同過節一樣。他們著裝美觀、得體、有個性,有特點,臺風正,舞臺形象好,各參賽代表隊特色明顯。大家用飽滿的熱情,高昂奮進的歌聲,唱出房山區廣大殘疾人和殘疾人工作者激情迸發,奮進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唱出他們熱愛大美房山,熱愛祖國,熱愛新時代的真摯感情。
演出最后,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霜、歌唱家黑力和歌手趙雪、海逸合唱團,作為助演嘉賓登臺獻唱。
本次歌曲大賽參賽代表隊13支,共設一等獎2個、二等獎4個、三等獎7個和優秀組織獎10個。
拱辰街道選送的曲目《心花怒放》、燕山殘聯選送的曲目《我們迎來了好時代》獲得一等獎;
良鄉鎮、大石窩鎮、大安山鄉、河北鎮、石樓鎮選送的曲目《為祖國祝壽》,青龍湖鎮選送的曲目《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肩》,周口店鎮、韓村河鎮、張坊鎮、蒲洼鄉選送的曲目《月光》,青龍湖鎮選送的曲目《世界就在我心里》獲得二等獎;
石樓鎮、琉璃河鎮、長陽鎮選送的曲目《與愛同行》,竇店鎮選送的曲目《小溪》,南窖鄉、霞云嶺鄉、史家營鄉、佛子莊鄉選送的曲目《白衣天使你最美》《紅色背簍紅色的歌》,閻村鎮選送的曲目《你幸福,我歌唱》,西潞街道、琉璃河鎮、大石窩鎮、十渡鎮選送的曲目《唱響心中最動聽的歌》,長溝鎮選送的曲目《要學會堅強》,長溝鎮、城關街道選送的曲目《殘聯的職責》獲得三等獎;
竇店鎮、長溝鎮、石樓鎮等10個鄉鎮街道獲得優秀組織獎。
郭治斌、趙東升、路建華、史長義、王紅英等各級領導分別向獲獎集體代表頒獎并與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據了解,這些年來,按照北京市殘聯,房山區委、區政府的要求,房山區殘聯在保障和改善殘疾人民生,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中,著力加強殘疾人文化建設,并在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和旅游局等委辦局的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了“同在陽光下”文化品牌。
自2015年以來,房山區殘聯先后出版發行了《同一片藍天》等5張原創歌曲專輯,共收錄了72首優秀原創作品,由瞿琮、車行、宋青松、楊啟舫、趙東升、陳光等詞曲作家專門創作,魏金棟、黑力、楊光、黑鴨子組合等著名歌唱家和歌手真情演唱;還以這些專輯曲目為主,連續五年舉行全區殘疾人歌曲大賽;2017年11月成功舉行了全國殘疾人原創歌曲邀請賽,最終經過層層評選,其中來自重慶、浙江、黑龍江等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近百人進入決賽。
區殘聯、區文聯和區作協,于2016年共同舉辦了房山區殘聯計劃單列20年征文活動,共征集到京津冀等26各省市400多篇作品,在此基礎上出版發行了《同在陽光下-房山區殘聯計劃單列20年征文優秀作品集》。
創辦了《凌云》內部刊物,設有工作園地、文聯之星、自強天地、不忘初心、心靈小筑、詩林擷英、藝海拾貝、殘聯動態等欄目,不僅具有政策性、指導性、文學藝術性、宣傳性等諸多特點,而且在儲存信息、傳承文化、服務當代、垂鑒后世等方面具有獨特作用。
經區文聯批準,區殘聯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于2018年3月成立,設有寫作協會、書法協會、攝影協會、音樂舞蹈協會四個協會。
完成了《房山區殘疾人事業志》的編纂,正在進一步征求意見中,即將送出版社出版。這部志書作為全面系統記述房山區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資料性文獻,對一些事物的記述,比起區志來更加詳盡,是對區志的延伸和補充,是十分珍貴的歷史遺產,有著特殊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
這些年采取多種形式舉辦殘疾人寫作、書法、攝影、聲樂等培訓班,讓殘疾人作者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創作和表演能力。北京市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和北京市殘疾人寫作學會在選定參加京津冀殘疾人文化交流活動、參加魯迅文學院首屆殘疾人作家研修班等諸多活動中,都把房山區作為首選區縣。
這些舉措,不斷滿足了廣大殘疾人的文化需求,讓他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道上,更好地融入大時代,實現物質富起來,精神強起來。廣大殘疾人參與文化活動的人數越來越多,熱情越來越高,成效越來越顯著。
在殘疾人文化事業建設方面,房山區已經形成殘聯牽頭,黨政部門齊心協力,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共同發展的格局,殘疾人各項文化活動開展的風生水起,有聲有色,影響力與日俱增,深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華發展報道網、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中國殘疾人網、北京文聯網、首都文明網、采風網、鳳凰網、搜狐、百度、國際時報社官網、美國中文網等國內外百家網絡媒體對房山區殘疾人文化工作給予了實時宣傳報道。
這些年來,房山區越來越多的殘疾人,在短暫而又漫長的人生旅途,他們拿起手中的筆,舉起手里的相機,展開嘹亮的歌喉,走上所鐘愛的文學藝術之路。這也促使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親近大自然,擴大了交往面,結交了良師益友,增進了身心健康,享受到文學藝術給他們帶來的無限樂趣。他們在文學藝術這條道路上,通過不斷地學習,用文學藝術提升自己,用增加興趣愛好來豐富自己,用結交良師益友來影響自己,在參加文學藝術活動中不斷得到滋養和完善,有效彌補了身體的功能缺陷,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完美。房山區眾多的殘疾人以文學藝術為滋養,不斷攀登文化高地,投身文學藝術創作,不僅展示出他們的才華,而且讓他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心靈有了寄托,重塑了自己的生命。他們在文學藝術的征途,從匍匐前行,到在愛心幫扶下,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攀上了神圣的文學藝術高地,步入文學藝術圣殿,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許多人的詩歌、散文、小說、書畫、攝影、歌曲等作品不斷在報刊和網絡媒體發表,被出版社編入文學書籍、歌曲集、書畫集、攝影集,還有的出版了自己的著作。在諸多文學藝術征文、征稿和大賽中,他們捧回了金燦燦的獎杯和紅彤彤的榮譽證書。其中有不少人陸續加入各級各類文學藝術團體。他們在語言藝術、表演藝術、造型藝術和綜合藝術等文學藝術中拓寬了自己的人生寬度、廣度和深度,助力他們不斷向夢想抵進。不僅實現了自身價值,也為殘疾人文化建設做出了努力和貢獻。
展閱房山區殘疾人文學藝術的百花園,可以欣喜地感觸到詩文、攝影、書畫、歌曲所蘊含著的滾燙炙熱,所獨具的文心設置、所呈現出的人文視角、所喚起的生活情趣、以及對未來向往目標的讀解。心底奔涌著無限激情,滿腔熱血與沸騰思緒交織,所有文學藝術作品都澎湃著對美好新時代的盛贊,如詩如歌、如夢如畫。
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吳祖光之女、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霜登臺獻唱
海逸合唱團登臺獻唱
有關領導向榮獲組織獎的單位頒獎
有關領導向榮獲三等獎的單位頒獎
有關領導向榮獲二等獎的單位頒獎
郭治斌(左一)、趙東升(右一)向榮獲一等獎的單位頒獎